青島旌派儀器分液漏斗振蕩器電子顯微鏡學會聯(lián)合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1-02
青島旌派儀器分液漏斗振蕩器電子顯微鏡學會聯(lián)合
儀器信息網(wǎng)、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(lián)合報導:2017年10月18日,“在十月金秋,在美麗的成都,我們迎來了2017年國內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!”隨著主持人韓曉東先生宏亮的聲音,2017年國內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(以下簡稱:學術年會)在成都星宸**金煦酒店開幕。學術年會為期三天,吸引了近900人來自大專院校、科研院所、企業(yè)等單位的代表出席。學術年會旨在幫助大家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(fā)展,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*進展的交流。學術年會學術交流內容包括球差透射電子顯微學及應用、原位顯微學技術(包括力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)及應用、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學、微束分析、掃描探針顯微鏡(包括STM、AFM等)、分液漏斗振蕩器激光共聚焦顯微學等技術的*進展。也包括這些技術在前沿物理科學、化學、地學、生命科學、信息科學等學科及新能源技術、信息技術、環(huán)境科學與技術、先進結構材料等領域中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。 在開幕式上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2017年國內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主席張澤致辭。相比以往,2017年學術年會規(guī)模有了明顯增加;不但指參會人數(shù)達到近900人,在報告數(shù)量和質量上均呈明顯上升趨勢,本次會議共有20個大會報告和268個分會報告。這種蓬勃的發(fā)展態(tài)勢,要感謝趕上的良好發(fā)展機遇。來自高校、教育系統(tǒng)的人員一定能感受到近期“雙**”建設所帶來國家的巨大投入;過去10年,教育科研經(jīng)費占國家的20%多,基本上每年接近5%的增長。此外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也給予大量資金支持!電子顯微學術領域的人才隊伍迅速發(fā)展:杰青、優(yōu)青、長江學者等。中國的電子顯微學實際應用方面非常發(fā)達,尤其材料研究論文數(shù)量已經(jīng)是世界*;相比之下,在電子顯微學發(fā)展方法方面,比起日本、德國等還有差距。也就是說,在“質”的方面很有很大的提高空間!理事會討論到,電子顯微學的發(fā)展面臨一個挑戰(zhàn),如何更好地對中國科學教育產(chǎn)生重大促進作用。
這不是有了錢、有了人,就能自然而然解決的問題;這是一個需要解決電子顯微學學術前瞻的問題。通過廣泛交流、深入研討、切磋,擯棄“浮躁”,塑造良好學術風氣,統(tǒng)一研究方向,將有助于電子顯微學術領域確立學術前瞻。 本次學術年會主要由大會報告和八個分會場報告組成,大會報告邀請到二十位國內外有名學者、相關儀器設備廠商專家將依次做精彩報告。為了不影響大會效果,大會報告與分會場報告從時間順序上穿行。八個分會場依次是:1.顯微學理論、技術與儀器發(fā)展;2.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征;3.能源、環(huán)境和信息等功能材料的微結構表征;4.結構材料及缺陷、界面、表面,相變與擴散;5.掃描探針顯微學分會場(STM/AFM等);6.掃描電子顯微學(EBSD)。7.生命科學分會場;8.生物電鏡技術分會場。